关注全国“安全宣传咨询日”|一场消防演习,展示“康康”应急实力
关注全国“安全宣传咨询日”|一场消防演习,展示“康康”应急实力
关注全国“安全宣传咨询日”|一场消防演习,展示“康康”应急实力
6月7日,灵宝西闫黄河滩涂地,收割机正在(zhèngzài)抢收小麦。郑军胜 摄
□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(zhōngxīn)记者 栾姗 刘一洁
河南是中原粮仓,小麦的产量占全国的1/4,位居全国第一,支撑起河南人(hénánrén)最足的底气(dǐqì)。
初夏时节,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南考察调研。“今年的(de)小麦种植面积,是(shì)增,是稳,还是(háishì)降?这次旱情,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收成?”一席话,思虑的是中国饭碗的稳固。
农业大省河南遭遇干旱天气(tiānqì),给麦收造成(zàochéng)困扰。然而,麦子熟了几千次,从来都不能只靠天帮忙,更要人努力。
粮稳天下安,“三夏”生产抢收抢种,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(de)攻坚战,关乎回报中原父老日夜耕耘的汗水,更关乎扛牢粮食安全(liángshíānquán)责任的嘱托(zhǔtuō)。
从秋播到夏管,从青绿(qīnglǜ)变金黄,从收割到入仓(rùcāng)。河南攻坚克难,与天争时;非常之年,愈显担当。
“收麦了!”5月13日,邓州市罗庄镇任岗村麦收(màishōu)喜开“第一镰”。伴随着跨区收割机(shōugējī)的轰鸣声,河南从南到北(cóngnándàoběi)陆续进入“三夏”大忙时节。
在去年冬季高温,今年春节雨雪寒潮、春季少雨干旱、夏季干热风等不利因素影响下(xià),夏收面临严峻挑战(tiǎozhàn)。
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,尽管平时不显山露水(xiǎnshānlùshuǐ),但(dàn)一有风吹草动,便会掀起惊涛骇浪。
放眼国际,粮食贸易格局(géjú)持续恶化,出现(chūxiàn)日本米荒、美国鸡蛋荒、欧洲粮食供应紧张。
环顾国内,粮食进口数量同比下降,面临需求收缩、价格下行(xiàxíng)、预期转弱多重压力(yālì)。
审视自身,河南用全国(quánguó)1/16的耕地(gēngdì)生产了全国1/10的粮食,不仅要(yào)自给自足,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其制成品600亿斤左右,供给全国。
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。越是面对风险,越要勇挑大梁(tiǎodàliáng),稳住夏粮(xiàliáng)供应基本盘。
省委书记刘宁、省长王凯多次深入麦收一线调研指导、召开工作(gōngzuò)调度会,研判旱情发展形势,安排部署麦田管理工作,牢牢把握夏粮(xiàliáng)丰收主动权(zhǔdòngquán)。
抢字当头(dāngtóu),与时间赛跑。共投入(tóurù)4.66亿元资金抗旱保粮;228处大中型灌区引水19.76亿立方米(yìlìfāngmǐ),投入各类(gèlèi)排灌机械(jīxiè)64.3万台(wàntái),抗旱浇麦超过1.14亿亩次;547个高速收费站开通农机绿色通道1094个,累计免费通行农机运输车辆14.94万辆次、减免通行费2603.76万元。争分夺秒,把“抢收效率”作为核心目标,让“机械跑对路、粮食收及时”。
服字为要,设暖心举措。组织54.7万人次农机(nóngjī)手和修理工实操实训、技术骨干田间巡回指导(zhǐdǎo);气象部门高频发布机收气象信息;中石油、中石化设立2200多个农机专用加油(jiāyóu)点并送(sòng)油到田……这些接地气的暖心举措,有效保障“人、机、油、路”等要素。
稳字托底,助颗粒归仓。提前备足仓容、资金、人员,确保“有人收粮、有钱收粮、有仓收粮”;借助(jièzhù)“智慧粮库”系统,实现收购(shōugòu)、质检、结算“一站式”服务,减少农民排队时间;推动主产区(zhǔchǎnqū)与(yǔ)面粉加工、食品(shípǐn)制造企业签订“产购储加销”一体化协议,建立优质小麦质量追溯体系。从“田间(tiánjiān)”到“车间”再到“餐桌”,畅通“收储销”全链条。
夏粮(xiàliáng)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,夏粮丰收了,全年经济就托底了。
河南是农业大省、经济大省。小麦增产丰收,不仅为稳(wěn)物价稳预期(yùqī)增信心、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坚实支撑,也为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添充足(chōngzú)底气,更为稳定世界粮食市场和(hé)全球食品安全作出中国贡献。
这场攻坚战,河南(hénán)必须打赢。
截至6月9日,河南已收获(shōuhuò)小麦8464万亩,麦收基本结束。
“今年麦播基础好,田间管护毫不放松,后期收获及时,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全力以赴。”河南(hénán)农业大学教授、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(zhuānjiā)指导组顾问郭天财说。这位(zhèwèi)被农民(nóngmín)亲切地称作“郭小麦”的专家,奔赴全省多地,见证河南麦收多个新场景。
从一粒种到(zhǒngdào)一捧粮,机收(jīshōu)率达99.8%,新农机驰骋(chíchěng)、新品种落地、新农技出彩……当种庄稼遇上“数智化”,沃野千里,农业现代化质感饱满,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。
干旱、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,如何找到突破性(tūpòxìng)种质资源?
“普冰03”有多强?“今年偏旱,俺种了(le)5亩‘普冰03’,亩产1200斤。”正阳县慎水乡大邹寨村农民刘凤鸣直言,“要不是亲手种的,简直不敢相信。”作为(zuòwéi)中国农科院研发的首个国审远缘杂交突破性小麦(xiǎomài)新品种,“普冰03”由河南省中原农谷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负责(fùzé)向市场推广,以其(qí)抗逆、高产、稳产的硬核实力,为小麦铸就“芯”动力(dònglì)。
“三分种,七分管”。看得见的收获(shōuhuò)背后,是更多看不见的管护。
邓州市智慧农业(nóngyè)中心将农业种植和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数字化送上(sòngshàng)“云端”,实现科学(kēxué)种植和精细化管理;省农业农村厅选派18位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,手把手培养一批“土专家(tǔzhuānjiā)”“田秀才”;获嘉县弘晟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里,无人机、播种机、收割机等各式农机具让农业种植和管理更加轻松……从政策(zhèngcè)端到服务端再到市场端,各方(gèfāng)齐心协力,确保田间管理顺畅高效。
不怕天旱,就怕靠天吃饭,早一步(yībù)行动,才能多一分主动。
“现在(xiànzài)每隔50米左右就有个接水口,刷卡浇地,方便得(dé)很(hěn)!”郏县白庙乡胡坡村种粮大户胡国现看着麦子从卸粮筒倾泻而下,欣慰地说。在农技人员指导下,胡国现踩着节点为流转的300多亩麦田(màitián)浇了3次水,喝饱水的麦子亩产突破1400斤。
近年来,河南累计(lěijì)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,占全省农田的78%;启动(qǐdòng)农村(nóngcūn)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,计划投资近170亿元,加快打造系统完备、循环通畅、排蓄可控的农村沟渠网络体系,筑牢粮食生产基础(jīchǔ)。
种粮户不能(bùnéng)吃亏,有钱赚,才有种粮积极性。
小麦最低收购价从2020年的(de)每斤1.12元涨到2025—2026年的每斤1.19元,实现(shíxiàn)“五连涨”,最大(zuìdà)限度维护种粮(zhǒngliáng)农民利益;560亿斤(yìjīn)空仓容、2.6万台设备,设立10亿元贷款保障基金,省农发行备好500亿元收购资金,只有牢牢守住(shǒuzhù)农民“种粮卖得出”底线,守护好农民“钱袋子”,才能端稳“饭碗”,筑牢中原粮仓。
建良田、育良种、用良机、创良法、立良制……今年“三夏”,河南紧紧围绕(jǐnjǐnwéirào)“优质、节本、高效”的理念,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,不断(bùduàn)提升农业高产高效水平,走好现代化(xiàndàihuà)农业绿色高效发展之路。
这场攻坚战(gōngjiānzhàn),河南能够打赢。
5月28日,河南夏收夏播同步进行,收割播种两头(liǎngtóu)忙,中原(zhōngyuán)大地上农事轮回从未停歇。
“一般情况下,玉米只有80%的(de)出苗率(chūmiáolǜ),有了滴灌设备后,出苗率超过95%。”唐河县城郊乡大井村,北大荒(běidàhuāng)农服集团唐河区域负责人崔勇指着刚播种完的玉米地说。
做好夏播夏管是秋粮(qiūliáng)丰收的基础。河南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动手,把减损增产的措施(cuòshī)抓实抓细。
秋粮,不仅关系国家粮食安全,也关系百姓餐桌品种是否丰富,日益多元化的消费(xiāofèi)需求能否满足(mǎnzú)。
河南秋粮的主要作物之一是玉米,作为重要(zhòngyào)的饲料作物,对于稳定肉蛋奶供应意义重大;稻谷是重要的口粮品种,这饭碗要稳稳(wěnwěn)端在(zài)自己手上;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(zhíwùdànbái)来源,用于制作豆腐、豆浆等,关系着健康营养和舌尖上的美食。
夏抓(zhuā)粮,秋抓钱。河南把秋粮(qiūliáng)种植面积落实到县、到乡、到地块,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轮作任务(rènwù)明确到农业经营主体,大力推广玉米、稻谷、大豆完全成本保险,加快各项惠农补贴资金落实,确保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,完成全年(quánnián)粮食目标任务。
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约束趋紧。在这样的背景下(xià),将粮食增产的重心转向大面积(dàmiànjī)提高单产是必然选择。
技术集成,省力省钱。尉氏县张(zhāng)市镇沈家村,在河南移动公司“5G+智慧农业”管理平台助力下,田间管理集墒情(shāngqíng)监测、苗情监测、病虫害防治等设施于一体,农业物(wù)联网建设让种地实现节水节肥高产。
托管服务,省心省事(shěngshì)。兰考县红庙镇土岭村,河南农投集团整村推进“土地(tǔdì)托管”模式,村里1200亩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(jīngyíng),每亩地多打(dǎ)200斤小麦。村民们为庄稼找到“保姆”后,干脆当起“甩手掌柜”。
端稳“中国饭碗”,河南(hénán)以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,突出大协作攻关、优机制推广,推动(tuīdòng)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。
河南已进入汛期,针对汛期气候状况(zhuàngkuàng)总体偏差,降水偏多、气温偏高(gāo),降水分布(fēnbù)不均,旱涝风险(fēngxiǎn)叠加,旱涝并存、旱涝急转风险较高的情况,全省上下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,让各项防备举措跑在灾害前面,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。
做好抗旱播种准备。全面开展引水工程、田间沟渠、机电井排查检修,一旦遇到(yùdào)播期干旱,要(yào)科学调度水源,确保种一块、成一块。
防范旱涝急转(jízhuǎn)风险。完善应急预案,加强应急演练,储备(chǔbèi)排涝设备,加快推进农村沟渠连通整治扫尾工作,防止大面积田间内涝造成秋作物(zuòwù)受灾。
保障(bǎozhàng)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,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。
中原沃野(wòyě)上,季季压茬的农事里,河南人正以务实行动扛牢粮食安全责任,书写中原粮仓的使命与(yǔ)担当。
这场攻坚战,河南一定打赢(dǎyíng)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