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守护“睛”彩世界 兰州市打造三方共管新模式筑牢青少年视力健康防线

体育正文 151 0

守护“睛”彩世界 兰州市打造三方共管新模式筑牢青少年视力健康防线

守护“睛”彩世界 兰州市打造三方共管新模式筑牢青少年视力健康防线

守护“睛(jīng)”彩世界 点亮光明未来 我市打造三方共管新模式筑牢青少年视力健康(jiànkāng)防线 医护人员为孩子筛查视力(shìlì) 6月6日是第30个“全国(quánguó)爱眼日”。近日,由市教育局和市卫生健康(jiànkāng)(jiànkāng)委牵头,联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“2025年全市(quánshì)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监测”工作。本次校园视力健康监测工作承担了安宁区14所中小学校(zhōngxiǎoxuéxiào)和城关区35所中小学校的视力筛查及眼健康监测工作,切实做到“抓小、抓早、抓关键”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目前我市通过建立学校、家长、医院“三方”共管的模式,大力普及(pǔjí)眼健康(jiànkāng)(jiànkāng)相关知识,倡导眼病的早(zǎo)防、早筛、早诊、早治,广泛开展儿童眼病筛查、视力检查、健康指导等儿童眼保健服务、健康教育工作,真正将青少年视力疾患控制在萌芽(méngyá)状态,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。 早在2018年,疾控部门、医疗机构联合对我市幼儿园、中小学作(zuò)了一组关于视力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,其结果“近视率(lǜ)远远超出预计”,小学生近视率达到30%,初中生达50%,高中生则高达80%,且其中不乏(bùfá)高度(gāodù)近视。 2024年,参与“2024年全市中(zhōng)小学生视力健康监测”工作(gōngzuò)的医护人员在我市部分中小学开展的眼健康体检活动中发现,75%至80%的孩子都存在近视、散光(sǎnguāng)等屈光问题,他们表示青少年(qīngshàonián)“近视防控,任重而道远”。 小学是近视防控的(de)最重要阶段,要降低低年级(dīniánjí)阶段近视发生率,视力筛查(shāichá)工作(gōngzuò)刻不容缓。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,在校学生每学期应至少进行2次视力筛查,才能真正起到“早发现、早干预”的综合防控效果。 在第30个“全国爱眼日”到来之际,我市开展了(le)“2025年全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监测”工作,现场参与筛查(shāichá)工作的医务人员告诉记者:“校园视力筛查工作是(shì)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任务(rènwù),而家长的监督管理和小朋友自身良好的用眼习惯也是不可或缺(bùkěhuòquē)的关键一环。我们呼吁中小学生加强(jiāqiáng)户外运动,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,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,定期到医院检查视力。” 有效减少“幼小”阶段近视(jìnshì)发生 据悉,2024年11月(yuè),教育部联合国家(guójiā)卫生健康委、国家疾控局印发《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(xiǎoxué)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(tōngzhī)》,要求前移防控关口,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,有效减少幼儿和小学生近视发生。 今年3月,我市教育部门联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以“抓早抓小抓关键,更快(kuài)降低(jiàngdī)近视率”为主题的第10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。当月,兰州市中小学(zhōngxiǎoxué)健康促进行动暨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现场活动举行。在会议经验交流环节,城关区教育局展示了“护眼(hùyǎn)照明全覆盖”工程成果(chéngguǒ),全区96所中小学教室实现(shíxiàn)护眼灯全覆盖,教室采光达(dá)标率达100%,为学生眼健康保驾护航。兰州市东郊学校则创新构建“机制建立—环境优化—行为(xíngwéi)干预—家校(jiāxiào)协同”四位一体防控体系,通过建立电子视力档案、实施“三色预警”机制、开展校本护眼特色活动等举措,形成全方位的近视防控体系。 会上(huìshàng),全市各县区教育部门表示要进一步构建“预防—干预—管理”全链条防控(fángkòng)体系,推动近视防控工作科学化、规范化发展;各县区各学校从强化早期预防、保障户外活动时间、丰富宣教活动、定期开展视力检查(jiǎnchá)、深入实施(shíshī)“六个一”要求、严格管理电子产品使用、强化家校协同等(děng)方面推进近视防控工作,共同守护青少年光明未来,有效降低近视率(lǜ)。 近日,记者走访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视防控门诊时了解到,每到寒暑假,各大医疗机构眼科就会迎来(yínglái)就诊高峰。因为假期过后,80%左右的近视学生(xuéshēng)度数会增加,增幅(zēngfú)多在(zài)50至75度之间,甚至个别学生一个假期就会涨200度。 还有一个月放暑假了,有一件事千万别忽视,那就是近视防控(fángkòng)。“暑假时间长、天气热(rè),很多孩子生活不规律、缺少户外活动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(yòngyǎn)(yòngyǎn),易发生近视或近视程度加深的情况。因此,要提醒家长,注意孩子用眼健康,给眼睛也放个假。”市一院眼一科主任(kēzhǔrèn)、主任医师王玉瑾告诉记者。 据介绍,近距离(jìnjùlí)用眼是近视(jìnshì)(jìnshì)发生(fāshēng)的重要原因。家长上班后,放假在家的孩子“机”不离手,游戏、聊天、追剧,不亦乐乎。假期里,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强度和时间明显增加。一般来说,近距离用眼超过2小时,近视发病率就会增加1.5倍,用眼距离低于30厘米,近视发病率则(zé)增加2.5倍。 此外,户外活动减少带来光照缺失也是近视(jìnshì)发生(fāshēng)的强相关因素。眼睛接触阳光的时间越短,近视风险越高。暑假天气炎热,孩子(háizi)的户外活动减少,尤其是在自然光下的活动减少,这(zhè)对孩子的视力发展不利,会加重近视程度。 眼科专家表示,家长要定期带孩子(háizi)做眼部检查,建立眼健康档案,监测视力和(hé)屈光度数。对于没有近视的孩子,要关注是否还有远视储备,以及眼轴增长速度是否在正常范围;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,要关注视力降低(jiàngdī)程度(chéngdù)以及近视进展速度,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处理、科学(kēxué)面对。 家住陇南山区(shānqū)的杨大伯年幼时就近视(jìnshì)了,因(yīn)家中经济条件(tiáojiàn)所限,未进行任何诊疗,30岁前就出现了视力低下(dīxià)、双眼逐渐内斜,严重影响相貌及劳作能力。几十年过去了,随着病情逐渐加重,接受治疗前的杨大伯眼睛固定内斜视已导致他无法行走,生活难以自理。市一院(shìyīyuàn)眼科专家为杨大伯安排了全麻下手术治疗,术后疗效令人欣慰,他的容貌(róngmào)外观得到了改善,双眼视功能及视野也得以恢复,生活质量明显提升。 围绕这一病例,王玉瑾介绍说,近视的(de)发生是一个连续渐进且不可逆的过程,由最初的生理性远视(yuǎnshì),过渡到近视前期,再逐渐发展为(wèi)低度(dīdù)近视,最后(zuìhòu)可能进展成为(chéngwéi)高度(gāodù)近视,甚至病理性高度近视。高度近视引起的各类眼部并发症病情复杂,治疗难度大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目的就在于减缓发育期近视进展速度,尽可能降低各年龄阶段高度近视发病率,减少病理性高度近视的严重并发症。如果高度近视患者突然出现视野缺损、视力下降、眼前(yǎnqián)有黑影飘动或有闪光感等症状,一定要尽快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,以免(yǐmiǎn)错过治疗时机,造成永久性的视觉损害,甚至失明。 记者在采访(cǎifǎng)中得知,婴幼儿(yīngyòuér)期是视力(shìlì)发育的(de)关键期(guānjiànqī)和敏感期,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些先天性眼病,未能早期发现,往往会影响儿童视力发育。若延误治疗时机,更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性视觉损害。因此,3岁之前的婴幼儿应进行屈光筛查、视力评估,此举可大大提高斜弱视及其他先天性眼病治愈率。 儿童近视防控,抓(zhuā)早抓小抓关键。基于此,保护儿童和青少年视力无异于一场关乎未来的(de)“光明保卫战”,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努力。无论是家长合理控制孩子的电子设备使用时间(shíjiān),还是学校(xuéxiào)优化照明环境、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,抑或是社会提供更丰富更专业的护眼科普资源,都是对下一代未来的投资。唯有各方持之以恒,久久为功,才能让孩子们在(zài)追逐(zhuīzhú)梦想的道路上,始终拥有明亮的视野与清晰的远方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(méitǐ)记者 刘晓芳 文/图
守护“睛”彩世界 兰州市打造三方共管新模式筑牢青少年视力健康防线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